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聚焦需求,精准施策,让养老服务更贴心。在银发经济的浪潮中,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是首要任务。上海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并计划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这一举措,正是对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的切实回应。放眼全国,多地也将养老服务列为2025年的省级民生实事。湖南提出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老年人“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广东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山西提出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这些举措涵盖了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多个方面,都是解决老年人“心头事”的实招硬招。通过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各地政府正努力构建更加完善、贴心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扩大供给,创新引领,让银发市场更多彩。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从各地政府工作安排来看,扩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是重点。广东提出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黑龙江提出扩大数字、养老、托育等服务型消费,重点发展中医康养、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上海提出深化智慧养老院等养老科技场景应用……各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拓宽银发经济的边界,让银发市场更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的兴起,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太原市晋源区新城社区的“幸福汇”养老平台,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助餐、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展现了数字化、智慧化在养老服务中的巨大潜力。同时,随着银发人群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发抗衰美白类护肤品、打造高端国货潮牌,也已成为银发经济的新亮点。
完善配套,优化环境,让银发经济更稳健。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措施。从政策支持到人才培养,从保险保障到市场监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黑龙江提出加大银发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加强银发经济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上海专门出台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培育拓展银发消费、加强行业监管,为银发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保险保障方面,扩大长期护理险的覆盖范围、丰富保障服务内容,以及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关键领域的保险品种,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特定病症的失能失智保险产品,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保健品、电信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将有助于净化银发市场环境,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福祉,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政策的引领下,在市场的推动下,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银发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接下来,让我们携手并进,聚焦需求、扩大供给、完善配套,不断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让“夕阳事业”焕发“朝阳产业”的无限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安享幸福晚年。(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戴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