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多地年夜饭市场“热气腾腾”,各具特色的年夜饭套餐陆续推出。某线上平台数据显示,1月第一周,“年夜饭”相关搜索量环比提升53%,在平台上线“年夜饭”主题套餐的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长已超3倍。
年夜饭是家家户户一年中最为浓情的一餐。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提前到餐馆饭店预订年夜饭,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今年的年夜饭预订又出现新变化:除固定套餐外,不少饭店在除夕夜仍保留点餐模式,其中自提外带、预制菜礼盒等新式“团圆宴”模式顺势接档,成为市民的消费宠儿。这既是节日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可以看作年俗的更新,其变化背后的消费“新”内涵耐人寻味。
春节最重要的是团聚。一般认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家自己动手做年夜饭,其乐融融,年味十足。也有人认为,如果用于烹制食物的时间少一些,就能把时间用于交流、闲聊、玩耍、照顾长辈和孩子,人也不会太累。因此,年夜饭也是很多家庭的一种负担,尤其是掌勺的主妇或主夫,过个年,不仅累身而且劳心。可见,订制年夜饭已超越了餐饮本身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寄托,某种意义上也是年俗的更新。
订制年夜饭也在变化。从全家到饭店吃年夜饭,到自提外带、年夜饭礼盒成新宠,所呈现的是消费者对年夜饭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便利性和可寄送性成为今年消费者对年夜饭的主要需求,折射了现代多样化消费趋势和饮食习惯的变革,有些年夜饭不但细化了复热顺序,还为消费者准备了“摆盘说明”,复原菜品口味的同时也能复原出它的“颜值”。这种变化是时代变迁与消费升级的缩影,同时融合了传统元素——订制的年夜饭自提外带、年夜饭礼盒,可以在家中复热、摆盘等再制作,加上自制拿手菜,优势互补,既节省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时间,又回归了动手的乐趣,让传统与变革两相宜,同样充满传统年味。
订制年夜饭不断变化的背后,是适应了年轻人的消费趋势。如今的年夜饭,改变了过去由家长操办的惯例,多数由年轻人来主理。十分“懂生活”的年轻消费者在选择年夜饭时,更加注重菜品品质、服务细节,比如习惯于关注配料表,追求健康消费等。这种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餐饮企业顺应这一趋势,纷纷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年夜饭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这不仅有助于促进餐饮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整个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年轻人者,得市场未来。推而广之,在年轻消费者的主导下,出现了“年夜饭+旅游”“年夜饭+非遗”等各种“年夜饭+”。由此不难看出,以年夜饭为代表的年俗消费,呈现新的消费亮点,形成新的消费习惯,释放新的消费潜力,同时也提供了培育消费动能的新方向。
年夜饭这一特殊饭局,成为节日消费的风向标。年夜饭的演变可谓是一场现代审美与传统价值的融合,带来了不一样的年味。这是对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亦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新解读。对商家来说,只有读懂变化背后的消费“新”内涵,以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用强烈的氛围感、仪式感,“烹制”出更多活色生香的年夜饭,才能满足现代消费的新需求,也惟其如此,才会激发更多的消费潜能,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