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又到了作风腐败案件的高发期,许多行贿人员打着节气送礼的旗号“礼贿不分”,精准“围猎”党员干部、竭力让人情染上“腐味”。廉洁不廉洁,关键看过节。党员干部越是节假日,越是不能放松纪律作风这根弦,需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不碰“红线”,守好“廉关”过“廉节”。
守住“廉心”,拧紧“不敢腐”的思想“发条”。年关,往往是考验党员干部廉洁定力的关键节点。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将春节视为“攻关”的良机,打着“人情往来”的幌子,以礼品、礼金为“糖衣炮弹”,打开廉洁的缺口。在《反腐 为了人民》里落马官员的反思中可以看出,被查处的干部并非一开始就大搞贪腐,而是从一包烟、一顿饭等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缺口,由心惊胆战“首次破例”,到肆无忌惮“形成惯例”,最终被查处成为“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警示我们,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风气的持续净化不断挤压腐败滋生的空间,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意念如铁、百毒不侵。
把好“廉关”,筑牢“不能腐”的作风“底线”。每一位党员干部不可逾越党的纪律底线,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节日反腐有关要求,把好“廉关”莫让节日“变了味”。古人云:“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作为党员干部,要原汁原味、全面系统地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清楚、弄明白,准确把握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时刻保持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在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时不乱方寸。心有所惧,才能行有所规。对于任何可能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坚决说“不”,绝不能心存侥幸,因一时的贪念而触碰纪律红线。
细品“廉味”,答好“不想腐”的时代“答卷”。廉者,政之本也。时值春节将至,不妨乘一抹清风品一品“廉”味。“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提醒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将“廉”字铭记于心,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不为亲情所累、不为友情所惑、不为私情所困,不断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法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利益所惑,确保风清气正过“廉节”。(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蒋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