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趣谈:对联

2025年01月24日11:29

来源:大河网

对联,是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喜庆之联,也叫“对子”。贴对联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祝愿。

1月15日焦作市民在一商城内选购春节饰品 刘金元 摄

一副好的对联,讲究平仄、对仗、意境等,具有很高的文化、哲理、自然内涵。

据考证,我国民间贴对联是从五代开始的。第一副对联是后蜀时期的皇帝孟咏所写,这个皇帝整天与宦官们在一起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最后被宋太祖灭了国还浑然不知,但他在文学上才华横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亲手写下了中国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来形容新年可谓立意祥瑞,文、才俱佳。

与对联相对应的,一开始是“桃符”,据说桃符能辟邪,后来是左右门神。唐太宗晚年多病,一入夜就恍惚觉得身边有鬼来扰,心神不宁,于是请画师描摹身边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恭为画,这两员猛将身高八尺,形若金刚,武艺高强,把其分别贴在两扇门中间,此后再无鬼来。之前也有钟馗、神荼和郁垒之说,“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据传他们都是抓捕恶鬼的神仙,贴在门上,可以驱鬼祛邪,保佑家宅平安。

每逢腊月年二十九或年三十后,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挨家挨户看对联。那时的对联全部是手写的毛笔字,有楷书、草书、隶书等,幼童、学生写的笔画稚嫩,饱学先生写的老辣,或端庄,或遒劲,或狂放,内容也是联联不同,大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对子,也有自编自创的。一副副细细品来,如饮醇酒,饶有滋味,绝不像现在这样千篇一律,机器印刷,使人寡味索然。

我村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子,60年代就有四五千口人,上千户人家,因此不可能户户都看,只能看邻近的几条街巷。各家各户的对联贴出来,犹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桃李争妍,逐门逐户地用心仔细欣赏品评,感觉真是一种莫大的文化享受啊!

邻居有几位老师,亦有几位学究,文化底蕴深厚,写的对联不仅内容好,字体也是百里挑一,无论草书、楷书还是隶书,依我看绝不亚于现在所谓的书法大家。因我特别喜欢隶书,尤为敬佩一位张姓老师用隶书写的对联,一俟他门上贴出,便大喜过望,迫不及待地前去观看,后亦模仿苦练起隶书来。无奈天资愚钝,写来写去,还是差得太远,画虎不成反类犬。

对联具有时代性。我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了六七岁时已依稀记得不少当时对联的内容,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红太阳光辉千秋照,毛泽东思想万代传””“扎根农村干四化,红心向党永向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等,对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时间、时代的见证。

要论好对联,我想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几副,千锤百炼、含英咀华。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雨润三春千岭绿,风拂四野百花红”“春临大地百花艳,福泽人间万象新”“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等,无论平仄、格律、对仗,还是写景、写情,都达到了自然、朴素、内涵丰富、意境高尚、炉火纯青的登顶造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还有不少好的对联,荟萃民间精华,内容丰富多彩。写景有:“万象更新山常秀,一元复始水皆清”“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时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敬神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教育儿孙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礼义长”“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酒馆、茶馆有:“红尘万里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颂师有:“不忘春风教,常怀化雨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读书励志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善是良田百世耕,书为家珍终身读”;梨园演戏有:“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文学圣贤有:“西汉文章两司马,东周圣人一仲尼”(或“南阳经济一卧龙”);劁猪有:“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理发有:“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禅意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传统对联有:“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等等。

特别是过去的药铺曾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传颂至今:“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写出了古代医生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这与现在满大街比比皆是的“买药送礼品”“买药有积分”的药店来说,真的是云泥之别。

也有生活、婚姻不如意者,借过年自编对联自嘲。有一位家庭穷困、事业不顺者写了一副对联道:“年年难过年年过,事事不安事事安”,还有一位光棍汉贴在门上的对联,上联是:“一年一年又一年”,下联是:“年年结婚没有咱”,横批:“再等一年”,寓辛酸于诙谐、乐观之中,真是笑中也有泪啊!看后觉意味深长,令人忍俊不禁。

那时写对联大都是买来红纸,用小刀裁割。乡民识字有限,便早早将红纸买好,送到会写对联者那里。有书法好的老先生能连续辛苦写上二十多天或一个月。红纸裁上窄窄的一副,以七字对联为多。“穷对富遮”,横批一定要宽。至于小的地方,是不能叫对子的,那时虽贫穷,为讨吉利,凡有说头的地方都要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或其他,如大门外要贴“出门见喜”,院子里“春光满院”,门头上“出入平安”,水缸上要贴“清水满缸”,柜子里虽只有几件破衣烂衫,也要贴上“新衣满柜”,猪、牛圈里要写“六畜兴旺”等。

除春节要贴对联外,“红事”与“白事”等亦要贴对联。如举行婚礼有的人家要贴红联,白事、三周年要贴白联。这时,主家需邀请一两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摆上咸豆(腌制的熟黄豆)、菠菜猪肝、糖醋排骨、凉拌粉皮之类的凉菜,倒上一壶白酒,拿上两盒香烟,老先生们便大显身手,从容不迫地挥毫泼墨。婚姻:“红花并蒂相映美,海燕双飞试比高”“容貌心灵两俊美,才华事业双风流”“千里姻缘一线牵,百年合好结同心”“志趣相投花并蒂,感情融洽月常圆”“万里云天常比翼,百年事业谱华章”“龙凤呈祥未来好,百年佳偶共天长”“情投意合吉祥树,恩爱和睦幸福家”;祝寿:“仙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福如东海长流水,寿似南山不老松”“品正心常泰,德高寿自长”“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人间春满门”“一生简朴昌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白事、三周年忌日:“思母千行泪,追远一片心”“百年事业浑如梦,一生辛劳化作尘”“慈父驾鹤去,寒霜伴灵台”“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慎终三年孝,追远一片心”“慈母恩深泽后世,三春晖暖寸草心”“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音容宛在凌霜雪,流芳百世著清风”“懿行高洁泽后世,风范长存传千秋”等。

一副副对联寄寓着美好、期望、纪念、怀旧、祝愿、追思、憧憬等情感,成为人们过年过节、祝贺生日、拜寿、婚丧嫁娶等很有意义的重要生活习俗。

总之,对联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变化,它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赓续千年而不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文化瑰宝。(张发林)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