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挂职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增强干部同群众的情感联系、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在当前干部挂职实践中,少数挂职干部如同“断线风筝”,在派出单位“没影了”,在挂职单位也“没信了”。挂职干部成了“两不管”,被戏称为“悬浮干部”“空挂干部”“断线干部”,使挂职成了走过场、混日子的一段放任时期。
这种“断线”“空挂”的悬浮状态不仅背离了干部挂职锻炼交流的初衷,阻碍了挂职干部能力的有效提升,还严重浪费了行政资源,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造成挂职干部成为“断线干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应付差事”“蜻蜓点水”“镀金心态”等错误观念,致使选派干部在挂职期间自由散漫。二是在制度机制层面上,“双重管理”的考评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想要破解“断线风筝”这一现象,既需要挂职干部主动转变思维,也需要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挂职干部要摆正心态,主动进行身份、思维的双重转换,将挂职视为提升自我、服务群众的宝贵机遇。同时,派出单位要加强对挂职干部的跟踪管理,组织部门要增强挂职干部考评的科学性、多样性,监督挂职干部“在线不断线”,真抓实干,不负挂职之名。(李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