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慢” 与 “快” 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河南,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活力的中原大地,正以独特的节奏在 “慢” 与 “快” 的辩证中,彰显出令人瞩目的韧性与无限的潜力。
2024 年,河南在农业领域继续秉持着 “慢工出细活” 的理念,稳扎稳打。在新乡市中原农谷,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 “普冰” 系列不断迭代升级,成功攻克了小麦和冰草远缘杂交的世界难题,为粮食增产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像新乡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设备研发、包装研发等全产业链的研发投入,把河南的优势粮食作物变成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美食,从源头到餐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守护着粮食安全底线,彰显出经济发展的韧性。
产业发展上,河南的步伐却相当迅速。2024 年,河南的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比亚迪、宇通等企业快速崛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科技创新领域同样成果斐然,全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比如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在 2024 年成功将小麦品种 “普冰 03” 的生产经营权转让,打破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让科研成果迅速走出实验室,迈向市场。
文旅方面,河南更是大放异彩。2024 年全省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 10 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 1 万亿元。刚刚过去的暑期,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发送旅客 3748.5 万人次,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11.2% 。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纽带,客运量的大幅增长直观体现出河南文旅的火爆。游客们坐着火车,穿梭在河南的各大城市,领略洛阳龙门石窟的千年石刻、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宋韵遗风,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河南深挖自身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以创新的姿态快速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游客。
展望 2025 年,河南在交通领域尤其是铁路方面有着宏伟的发展愿景。在铁路港建设上,确保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 2025 年 5 月底前建成,谋划推进郑州国际陆港接入陇海铁路,未来还将形成与陇海铁路平行的第二通道。中欧班列(郑州)也将持续发力,打造中欧班列河南品牌,积极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联通欧亚、串联 RCEP 成员国的陆上经济走廊重要力量。同时,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城际动车所、高铁物流基地,加快郑州航空港高铁多式联运、高铁物流枢纽等项目建设。随着 “米” 字形高铁网不断完善,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出行圈将更加便捷高效,进一步推动河南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文化交流。
河南在发展过程中巧妙地平衡了 “慢” 与 “快”。以农业为根基,稳扎稳打体现韧性;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文旅发展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快速突破,展现潜力。相信在未来,河南定能沿着这条 “慢”“快” 协同的道路,创造更多辉煌,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