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多翻翻群众的“朋友圈”

2025年02月08日11:37

来源:大河网

“小区又停水了,这是今年N次停水了,天这么热,没有水,谁受得了”“万能的朋友圈,谁能告诉我,我家庄稼到底怎么了,为何始终不长个子”“江湖救急,谁清楚某某证件该在哪里办,需要准备些什么?”……在微信“朋友圈”,类似的信息很常见,基层干部闲暇之余,多翻翻群众的“朋友圈”,这对了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在今天,干群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少基层干部,都加了很多服务对象的微信,都可以查看他们的“朋友圈”。通过群众的“朋友圈”,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还能让基层党员干部了解群众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朋友圈”成为干群交流交往的新平台。

“朋友圈”是了解群众心声的窗口。对于不少群众来说,发“朋友圈”不是为了赶时髦、博眼球,而是他们最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比如看到田间地头的庄稼病恹恹的,他们自然着急上火,几张照片,几句话,往往反映了他们焦虑、无助的内心世界。基层干部翻到这样的动态,就不要一滑而过,而是要想方设法帮他们一下。自己能解决最好,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向相关人士求教、求助,让他们伸出手帮一下。解决好群众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困难问题,就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朋友圈”是干群互动的新平台。每一个发“朋友圈”的人,可能都对每一条动态下面的点赞、评论特别在意,有一种被认可的快感。基层干部在休息时间,多翻翻群众的“朋友圈”,对群众的喜事、好事点个赞,评论两句,一定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之情。看到群众的困惑、忧虑,或劝一下,或开导几句,虽然不能帮群众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却能给群众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朋友圈”也能成为政策宣传的新阵地。基层党员干部经常去翻翻群众的“朋友圈”,给群众的“朋友圈”点点赞、评论一下,往往能加深和群众的“朋友圈”互动。互动多了,你发的“朋友圈”群众才会更加关注。当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都在通过“朋友圈”宣传当地的一些惠农政策和措施。如果群众能认真阅读、领会这些动态,无疑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工作的推动事半功倍。(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瑛)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