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动真格、见真章、求实效

2025年02月11日10:59

来源:大河网

  2月5日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指导本地区立足实际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并开展清理规范,加强清单动态管理,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工作者是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 践行者。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工作存在着任务重、压力大、形式主义泛滥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消耗了他们的精力。因此,基层减负势在必行,且要动真格、见真章、求实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动真格,就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坚决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真正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部分上级部门存在形式主义作风,过度强调留痕,频繁要求基层填报各类报表、撰写冗长的材料,导致基层干部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文字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实际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层层加码。例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减少对形式的考核,注重对工作实际成效的评估,让基层干部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将精力集中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见真章,体现在具体行动和有效举措上。一方面,要精简会议和文件。会议和文件是传达政策、部署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如今一些会议冗长、内容空洞,文件过多过滥,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对此,应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时长,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提高会议效率;精简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能用简短文件说明的绝不长篇大论。另一方面,要整合各类检查和督查。目前,基层面临着名目繁多的检查和督查,有的重复检查,有的检查标准不统一,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通过统筹协调,建立综合检查机制,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求实效,是基层减负的最终目标。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工作任务,而是要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一些地区,通过推行数字化办公,实现数据共享,减少了基层干部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量;通过建立基层问题快速解决机制,让基层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能。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还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真正让基层减负取得实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只有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动真格破除思想和制度障碍,见真章采取具体有效的行动,求实效提升基层工作效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在未来的基层减负工作中,还需持续关注减负效果,不断调整和完善减负措施,为基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张志强)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