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有玩的快乐寒假即将结束,多地教育部门发了开学工作的通知,有通知明确说:“各地各校不得以寒假作业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好等原因惩戒学生、延迟学生正常报到或约请家长到校谈话。”现在是网络时代,政府公文可以在网上查到,可想而知,那些没完成作业的调皮学生看到这发布的权威信息是如何喜形于色,并把这喜大普奔的消息在同学、朋友间暗暗而快速地传递。
以往,学生没完成作业,怕不能报名,怕批评甚至惩戒,会有很大压力,会在假期的最后几天拼命做。之前,网上就有人发布过学生在奔驰的列车上急忙补作业的照片和消息。虽然临近报名再没日没夜地补做作业,伤身也无效,但至少说明了学生对教师、对制度和规定的敬畏。
学生做假期作业没计划,平时不做,说明家长也监管缺位。无须讳言,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管不到孩子,怕管孩子。一些孩子在假期天天睡懒觉,玩手机,作业一点也不做,家长看在眼里,但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教师管一下。但通知已公然告知,广而告之,难字就全交给教师去写了。
教师也难。这不行,那不行,教师还有多少办法对待作业没做完甚至全部没做的学生。其实,教师在报名时检查寒假作业,主要不是看作业质量,而是看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生对作业无所谓,对学习无所谓,这次把学生放过,下次他还会做作业吗?
“双减”是好政策,确实需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确实过多,或者一门学科看起来不多,但各门学科加起来就不轻了。教育部门与其不问青红皂白、大张旗鼓地为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站台、撑腰,不如事先要求各校严格审批控制作业量,明确不能超标。
作业量合适且根据学习情况分了层的,没什么说的,必须完成。当然,学生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该惩戒就得适当惩戒,以维护教师、教育的权威。教育部门管得过宽、过细,束缚教师手脚,有时,真不一定是好事。(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刘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