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释放出一系列关乎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键信号。此次会议聚焦于居民增收与新型消费模式的培育,尤其是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提升消费能力层面,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这一举措切中消费的核心要素——收入。毕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居民“钱袋子”鼓起来,消费底气才会更足。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增加居民收入。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居民增收不仅能提升个人消费能力,更能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在挖掘消费潜力上,会议提及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消费”这一新兴概念备受瞩目。“人工智能+消费”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消费领域,创造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比如智能家居可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电商平台通过智能推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在国补政策刺激下,手机数码、汽车等产品购新、以旧换新增长明显,而DeepSeek也引发了大家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关注。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显示,1月20日0时至2月8日24时,有2009.2 万名消费者申请了2541.4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春节期间(2025年1月28日—2月4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 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新型消费和以旧换新政策在刺激消费方面的显著成效。
“人工智能+消费”的发展,对整体消费提振和升级可能具有全局性、颠覆性和长期性影响。它不仅能提升消费的品质和效率,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还能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和市场,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发力点和经济增长点。在“人工智能+消费”的激励和推动下,企业生产布局、产品结构、市场活力、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都将得到提升,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基础。
此次国常会还提出要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这一行动将为居民消费提供坚实的保障,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国常会的此次部署,从居民增收、新型消费模式培育到消费环境优化,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消费提振体系。在未来,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兴模式,也将在政策的支持下,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引领我们走向更加智能、便捷、多元的消费新时代。(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韩盼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