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命题,部分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时容易陷入“套路化”窠臼,机械执行政策、刻板复制经验,导致工作浮于表面、成效流于形式。套路化、模板化的背后,是部分干部在“避责思维”与“路径依赖”双重作用下的行动异化。有的把政策执行等同于机械转发文件,将“不出错”凌驾于“求实效”;有的把创新探索简化为复制粘贴经验,用“万能模板”应付千差万别的社情民意。
要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体系,把群众口碑作为衡量工作的金标准,群众工作的本质是解决急难愁盼,而非完成考核指标;要深研政策逻辑与群众诉求的契合点,既要掌握“纸面要求”,更需读懂“民心密码”,在政策精准滴灌中实现群众获得感倍增。要树立“做就做到最好、干就干到极致”的意识,破除一成不变的套路模板,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扎扎实实办实事,确保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能抓深抓实、抓出成果。(李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