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丨“经典路线”岂能代替“群众路线”

2025年02月18日17:26

来源:大河网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同样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而当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为了树立功绩、遮蔽问题,打造检查调研“经典路线”,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调查研究的初衷是在真实的工作一线中,倾听基层心声、感受群众冷暖,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经典路线”刻意经过成绩显著、成果丰硕的“金门面”,避开了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的“矛盾窝”,使检查调研成为脱离基层实际的“精品游”“盆景展”,调研变成了“调演”,造成旧问题“年年翻新”,新问题“不见天日”。看似精心规划、光鲜亮丽,实则是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走歪了“群众路线”,不仅会掩盖基层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切呼声,还会影响群众眼中的干部形象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是一道“简答题”而非“填空题”,仅凭预设路线“走马观花”,如何能洞悉民之所需、政之所失?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采取“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拿出“不走寻常路”的自觉和勇气,掌握调研主动权,坚持眼睛向下,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做到远的近的都要去、好的坏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不只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更要叩家门、上田埂,深入板凳炕头、田间地头与民促膝,了解实情,从而收获群众难题、民生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打下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同时,还要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清单意识,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韧劲,梳理问题清单、落实责任清单,明确任务清单,及时形成针对性地破解之策或改进措施,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安居乐业的“幸福账单”,让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田鸿晟 文/图)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