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参政议政工作要有家国情怀。”对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朱彤晖而言,“家国情怀”不仅是挂在嘴边、放在心上的四个字,更是尽心用力地实际行动。
2月21日,再次见到朱彤晖,她向记者展示了过去一年的履职成绩单: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2篇,其中8篇被全国政协采用、14篇被民进中央采用;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助力高校毕业生走出“就业难”困境的提案》《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规则的提案》等5件提案均被立案,她也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相关提案办理协商会;积极参与民进中央和民进河南省委员会组织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深入联系界别群众,广泛收集民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也是每个心怀天下者应有的担当。对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朱红彤晖来说,家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他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强大动力。朱彤晖委员深知,作为政协委员,肩负着为人民发声、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的重任。过去一年,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职责,用一份亮眼的履职成绩单,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心系群众,建睿智之言。朱彤晖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2 篇,其中 8 篇被全国政协采用,14 篇被民进中央采用,这一数据背后,是朱彤晖委员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的辛勤付出。她明白,社情民意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重要渠道,只有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他用心用力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将群众的需求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情系民生,献务实之策。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朱彤晖委员提交的助力高校毕业生走出就业难困境的提案、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规则的提案等5件提案均被立案。这些提案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朱彤晖委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问题,并通过提案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体现了他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注。
不仅如此,朱彤晖委员还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相关提案办理协商会,为提案的落实和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明白,提案的提交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推动提案的办理和落实,让提案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民进中央和民进河南省委员会组织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深入联系界别群众,广泛收集民意。通过这些活动,她进一步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增强了与群众的联系,也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彤晖委员的履职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在新时代,作为政协委员,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将家国情怀铭记心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职责,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要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其他委员的交流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政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也是新时代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让我们像朱彤晖委员那样,铭记家国情怀,不辱建言献策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政协委员的精彩篇章。相信在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