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当中,有不少单位部门或者领导同事会在工作群里发送一些常规工作通知或者工作提示,同时还会特意附上一句“收到请回复”。然而,部分基层干部渐渐把回复“收到”当成了一种“规定动作”“惯性动作”,简单地动动手指在群里打出一个“收到”就把此项工作“抛之脑后”,工作“群里来、群里去”,把“收到”当成了“做到”,产生了“指”上谈兵的现象。
回复“收到”只是代表“知道”了工作任务,意味着承诺了会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去落实。如果用线上的表态代替实际中的落实,用“收到”代替实际“做到”,损害的是群众利益,贻误的是事业发展,败坏的是党风政风,“线上热闹”群众反响却平平,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
“收到”工作任务之后“不落实”“假落实”“浅落实”,究其根本原因是部分干部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收到的通知,抱有一种“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态度,走偏了群众路线,其次就是部分派送任务的单位缺乏持续跟踪问效的机制,仅仅停留于“发出”,最终导致工作“层层落实、层层空转”。
“指”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线上“花样”翻得再多,也比不上为群众办一件实事,要破解以“收到”代替“做到”的乱象,推动基层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真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把为民情怀转化为实践动力,从思想深处认识“做到”的重要性,以“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将“喊口号”的力气用来“撸袖子”,把“摊手掌”的时间拿来“甩膀子”,第一时间研究工作思路、拿出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事不过夜、见令即行”,让“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为民办实事从“键上”做到“线下”,从“指尖”做到群众“心尖”。二是用好督促检查指挥棒。派送工作任务的单位部门要在对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后,要对落实情况、具体进展和取得成效及时了解、督促、指导和调整,带领在推动工作中确有实际困难的单位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三是树好干事创业风向标。强化考核结果应用,通过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的鲜明导向,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让干实事、实干事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段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