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频繁拨打120消遣,无知无德且违法

2025年02月25日14:56

来源:大河网

37岁贵州男子王某为发泄情绪,频繁拨打120急救电话调戏女性接线员并以此为乐。经核实,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拨打了480次……2月24日,记者获悉,日前,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新蒲分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王某的行为已构成扰乱单位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

众所周知,120这个简短而有力的数字组合,对于每一个身处危难的人来说,都是希望的象征,是生命的守护者。它连接的不仅仅是医院与病患,更是无数家庭对生命的渴望与期盼。然而,当这份宝贵的资源被恶意占用,甚至成为某些人报复消遣的工具时,其背后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此次事件中王某的行为,无异于在生与死的天平上,恶意地加上了几枚无关轻重的砝码,虽不至于立刻倾覆,却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首先,从道德层面讲,王某的行为是对公共资源极度不尊重的表现。120急救电话是公共资源,其设立初衷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每一通拨打,都意味着可能有生命正处于危险之中,需要迅速响应。而王某却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视为儿戏,用骚扰和调戏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故犯,以无知为挡箭牌,肆意妄为。

再者,从法律角度来看,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恶意拨打急救电话,扰乱单位秩序,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的行为,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新蒲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决定,正是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明确回应。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任何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都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仅是对王某个人的警示,更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告诫:法律不是儿戏,触碰红线必将付出代价。

此外,王某的行为还折射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隐忧——公众对于紧急救援体系的认识不足与尊重缺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人对于110、120等紧急电话号码的使用存在误解或滥用现象。或是出于好奇,或是为了恶作剧,甚至有人将其当作解决私人纠纷的手段。‌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对整个社会应急机制的一种侵蚀,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紧急救援的效率与效果,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比如在天津,曾有甄某因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酒后多次拨打110发泄情绪,累计拨打220余次,最终因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被北辰区公安局刑事拘留。

因此,加强公众对紧急救援体系的认识与尊重,提升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紧急电话号码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公众明白这些号码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对于恶意拨打、滥用紧急电话的行为,应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力,让法律成为守护公共安全的坚固防线。

回到王某的案例,频繁拨打120消遣,无知无德且违法,他的行为虽然是极端的偶然个案,但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有关方面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加强教育,让尊重生命、尊重公共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真正的紧急时刻,120这一生命热线能够畅通无阻,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与光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余明辉)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