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乡镇党校,为基层发展“充电蓄能”

2025年02月26日09:45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在优化党员教育内容、提高党员学习参与度、推动党员教育全覆盖上持续发力,切实推动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关键在于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质效。建好“乡镇党校”,通过打造经常性的“学习阵地”,既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力量。

  搭建学习阵地,筑牢信仰之“基”。乡镇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拓展延伸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聚焦党务知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具体业务进行课程分享,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以基层需求为切入点,统筹资源、灵活服务,打造集学习、服务、练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员群众身边的有效载体,既切实解决了党员干部为了参与学习东奔西跑的问题,又能及时化解他们在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创新培训模式,补足精神之“钙”。依托乡镇党校,让党的“好声音”与广大基层党员群众更贴近,从而打通教育宣讲“最后一公里”。增强“乡镇党校”对党员干部的吸引力,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调研式、拓展式、感悟式等实现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按照基层“要什么、想什么”的原则,及时更新调整学习内容,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富活力、更有温度,方能确保学习教育“不掉线”、党员思想“不掉队”。

  激发干事活力,把稳思想之“舵”。建好乡镇党校,让基层党员干部充电蓄能“不断线”,符合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彼此汲取更多的实践经验,进而形成时时受教育、处处有提升的良好氛围,实现零距离、全天候、开放式学习,把“台上讲、台下听”的单向传输变成了“大家讲、共同学”的新模式,从而有力激活了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学实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开办乡镇党校,充实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党务知识储备,激发了党建工作新活力,能有效助力党员干部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耿牧海)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