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90.2亿人次春运,澎湃流动的中国力量

2025年02月26日11:05

来源:大河网

春运“跑”出新纪录!2月23日,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亿人次,创历史新纪录。在这短短40天里,超90亿人次的大规模迁徙,在华夏大地奏响了一曲活力与温情交织的动人乐章,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流动中国图景,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活力澎湃的生动写照。

90.2亿人次的春运数据,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飞跃发展的有力见证。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达600万公里,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相继建成,成为中国交通发展的闪亮名片。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4年,交通建设的步伐依然稳健有力,众多重大项目惊艳亮相。深中通道作为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在今年春运迎来“首秀”,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强大助力;沪苏湖高铁全长1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一横,将江浙沪两省一市紧密相连,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通车后便迎来了春运“大考”,不仅缩短了防城港到钦州港的车程,还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快车道”……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也让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变得更加顺畅高效。

科技赋能,让今年的春运更加智慧、便捷、安全。多架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投入春运,其搭载的中国民航首个自主研发的飞机健康监控系统——南航天瞳系统,实时监控飞机状态,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北京、杭州等地机场启用民航A3级认证的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旅客平均人身安检时间从30秒缩短到15秒,安检效率大幅提高;浙江交通集团绍兴管理中心在杭甬高速公路主线部署了11座无人机巢,通过无人机巡航作业,快速应对车辆违停、抛锚、拥堵等突发状况,大幅提升了道路保畅能力……这些科技手段和暖心举措,彰显了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不仅提升了春运的运行效率,也让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舒适、安心。

90.2亿人次的春运纪录,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人们的出行需求日益多元化。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自驾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春运期间,公路人员流动量达83.9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71.7亿人次,占比85.5%,同比增长7.2%。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延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探亲访友,而是更热衷于走出家门,去探寻“诗和远方”。春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在这庞大的流动背后,不仅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消费持续升级的活力彰显。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展望未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相信今后的春运将更加高效、便捷、舒适,流动的中国也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疾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不断书写新的更大的辉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冰)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