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民企外贸创“三个首次”得益于一以贯之强大支撑

2025年02月27日16:55

来源:大河网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2024年还创造了“三个首次”。第一个首次,是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第二个首次,是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第三个首次,是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

  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24年,我国外贸领域民企创造的“三个首次”,充分彰显出民企在我国外贸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预示着我国外贸发展新的走向和潜力。“三个首次”成绩的取得,与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加大力度护航民营企业“扬帆出海”紧密相关。

  政策赋能,稳固民企外贸“主力”地位。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各部门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等推出许多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激发了民营企业活力,推动民营企业进出口实现较大增长,并保持良好势头。特别是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鼓励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再一次给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民营经济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在政策的作用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优化了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的结构,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创新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是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也是民营企业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从引领新能源革命到重构人工智能生态,从突破芯片“卡脖子”技术到参与航天高精尖研发,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企业研发费用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5%。华为麒麟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正是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突破累累硕果的写照。创新发展,提升了我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外贸产业的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

  扩大开放,为民企拓展外贸市场创造条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主动作为。按照党中央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广大民营企业抢抓机遇,将国外优质的产品引入国内市场,满足百姓需求,再将国内的优质产品及时“出海”,大大丰富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选择,提升了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压力,促使国内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整个国内外消费品市场的升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

  民营企业2024年外贸领域创造的“三个首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的主体地位将更加巩固,持续挑起外贸发展的“大梁”,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