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绣郎”不比“绣娘”差,苏绣创新绽芳华

2025年03月05日10:54

来源:大河网

江苏苏州镇湖,这片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土地上,两万多人的小镇,有着八千绣娘。走进弥惟刺绣工作室,绣架前却坐着一位年轻的“绣郎”。

“绣郎”张雪出身于刺绣世家,母亲薛金娣的精湛技艺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他对苏绣的热爱。然而,传统苏绣题材单一、受众局限,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身为男性的张雪,并未被传统刺绣领域的性别壁垒所阻碍。家族传承的深厚底蕴,加之自身对苏绣独特的感悟,母亲与外婆飞针走线的身影,在他心中种下苏绣种子,让他坚定地投身于这门“女儿活”,决心为苏绣的发展探寻新方向。

张雪敏锐洞察当代年轻人对极简风、松弛感的追求,将钟爱的古诗词留白意境融入苏绣创作,开创“极简苏绣”。其代表作《星空》,以银线与盘金绣勾勒神秘星空,用集套针法呈现太阳光芒,打破传统苏绣浓墨重彩、繁复华丽的风格,以简洁抽象之态契合现代审美,成功斩获江苏省艺博奖金奖,让苏绣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崭露头角,开启创新大门。而他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合作的《玉兰花开》,更是惊艳世人。借助记忆金属这一前沿科技,实现玉兰花轻触绽放、蝴蝶振翅飞舞,让苏绣从静态展示迈向动态互动,极大拓展了非遗表现形式与传播边界,为苏绣注入全新生命力。

张雪的成功,不仅在于艺术创新,更在于打破性别偏见。传统认知里刺绣似为女性专属,可他用行动表明热爱与才华无关性别。他的经历启示我们,非遗传承不能受传统观念束缚。要紧跟时代审美变迁,深挖传统文化内核,如故宫文创将故宫元素融入日常用品;还要积极拥抱科技,像数字技术让古老壁画“活”起来,为非遗赋能。张雪凭借无畏创新精神与坚定传承信念,打破苏绣发展困境,让苏绣在现代生活中扎根生长,绽放新的芳华。他的故事激励更多人跨越性别、观念等障碍,投身非遗传承事业,为古老技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