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疏堵点、攻难点、打痛点,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发挥党建作用,疏通发展“堵点”,建强振兴队伍。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锋队、主力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打造一支强大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必将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深层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这就需要保持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期稳定,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在此新形势下,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担当作为,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势在必行。为此,要通过选优配强、教育培训、奖优罚劣,不断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只有务实担当、踏实奋斗,持续精准发力,才能奋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发展集体经济,攻克振兴“难点”,夯实战斗堡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始终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难点问题,实现产业兴旺、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出路。中央一号文件对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出部署。今后,要立足资源禀赋,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土特产”上做文章,坚持通过延链补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项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以实现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和美乡村建设目标。
完善基层治理,打通民生“痛点”,提升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通过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稳定安宁,有效解决基层治理实践的复杂问题。鉴于此,农村应积极建设治理大网格,多网合一,整合要素,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的目标。(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