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发代表委员以及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热烈反响。
“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一步。”在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陈凯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定就业与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就业群体投身技能成才的积极性,为地方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指明了方向。
促就业、稳就业,技能是关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福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为稳就业、保民生指明了方向。对于河南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责任,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义重大。
近年来,河南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持续发力,成果显著。自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以来,河南紧密对接“7+28+N”产业链(群),大力培养培训新质生产力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急需紧缺中高级技能人才。2024年,河南计划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50 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0 万人,通过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等举措,不断提升培训评价结构质量,优化培训评价政策,严格全过程监管,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河南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之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河南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然而,当前河南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招工难” 与 “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较为突出。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对河南的广大劳动者来说,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变命运、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以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为例,学院围绕医药健康产业需求开设定向班,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学生毕业后即进入企业关键岗位,众多毕业生获评企业“金牌技工”,待遇也水涨船高。这些实践不仅印证了技能在就业、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更多劳动者看到了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无论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还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都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了让职业技能培训更好地落地见效,河南还需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坚实保障;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形成 “企业提需求、院校搞培训、政府给支持” 的良好格局。
同时,要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这不仅能激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也能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技能成才之路,壮大河南技能人才队伍。当技能人才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将大幅提升,从而更加专注于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为河南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就业稳,则民心安;技能强,则百业兴。河南应紧紧抓住职业技能培训这个关键,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质量,让更多劳动者凭借技能实现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书写好促就业、保民生的精彩答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