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14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为何在大学毕业后返乡养牛,当一名“牛倌”?
从大学毕业,转而回到家乡创业养牛,从个人创业到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的人生经历,书写出当代青年,主动投身新时代农村建设,让希望的田野更富希望,朝着更加和美的方向铿锵前行。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应该是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赵昭的个人信条,成为她为之努力的方向。建设新时代农村,需要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才,投身农业农村,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赵昭成为投身新时代农村农业建设的一个杰出代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健全评聘激励机制。政策导向就是充分发挥好青年人才作用,支持引导青年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参与新时代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大学生青年的个人信仰与时代洪流完美融合的时候,精准找到发展的定位,发挥好自己的价值。从当好一名“学生”,向老前辈、老技术能人请教,到逐渐走出一条致富道路,再到指导引领周边群众和自己一道,通过养殖肉牛共同致富,这样的奋斗,没有一丝一毫的豪情壮语,却有着斩钉截铁地坚毅和朴实,赵昭的个人付出,换来的不只是个人生活的改变,也带动了更多周边群众致富梦想的实现。她以个人的实践,书写着当代青年融入时代洪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近年来,“三支一扶”计划、科技特派员、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引领下,一批批大学生走进了新时代农村,参与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引领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其中,既有全国人大代表赵昭、沈艳芬、余青青等杰出青年代表,也有用青春和朴实奋斗在乡村一线建设的默默无闻的青年学子,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们都坚定着用青春奋斗成就创造梦想,用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农村建设的历史宏大主题。
农村需要年轻人、农业需要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相信在系列政策支持引导下,会有更多的青年,以信仰为笔、以大地为纸,主动参与、推进、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用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为乡村振兴之路添砖加瓦,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和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