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自媒体乱象需整治,“流量”也要有边界感

2025年03月13日17:09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一男子发布相亲视频称自己“在太原省级机关工作、年收入大概35万到40万”引得网友广泛关注,据悉,该男子也在“成都优圈恋爱”中称自己工作定居在成都等一系列谎言妄图通过“相亲”制造流量诱导他人进其粉丝群。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全媒体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导致一些无良博主从中作祟,以“低质标题党”处心积虑地制造流量,从而丧失了文明上网的边界感。他们对于视频所宣传的内容并不加以判断与审核,仅仅通过一条视频的点赞与转发论“价值”。除此之外,还把网民的判断能力远远抛在脑后,只为骗其加入自己账号的粉丝群进而采取更卑劣的手段。诚然,我们需要健康的自媒体发展,需要自媒体平台为我们扫去“信息差”。而不是一味地越过流量边界欺骗网友!自媒体进行整治是势在必行,而流量越界的活动也绝不姑息!

人间套路深,恋爱需谨慎!我们的自媒体需要流量,追求自我的恋爱通过自媒体宣传也是一种手段。但当谎报自我的身份与工作收入骗得网友关注时,已经违反了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原则。而在自媒体平台快速地传播下,这可能会引发公众的误解和欺诈,从而扰乱了公众秩序,甚至动用社会资源。此外,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指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该男子的行为已经跨越出“流量”与法律边界线,必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当段子被当作新闻时候,公众将会永远陷入信息的沼泽中,被欺骗着感情。

更重要的是,倘若人人为了流量宣传的自我私利而扔掉那层“边界感”的底线,那么在以后的社会中,新闻真相就好比和我们隔了一层厚障壁。看到落后地区的农民开直播带货,就会戴上有色眼镜,避之不及;看到事关人身安全的宣传,就认为是在博眼球、赚流量。可谓“见得多了,就认为它是在炒流量;即便事情是真相,大众划过脑海的三个字也可能都是‘博眼球’”。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带给社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社交。那么值得深思的是,当初自媒体的作用又是为谁服务呢?针对此事,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在网络环境中辩证地看待事件,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不轻跟风。视频平台也应该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技术手段及时筛选,优化流量分配机制;相关部门也应进行监督引导,对于虚假信息要加以处罚。

自媒体从不拒绝流量,但流量也要边界感,也要流向值得宣传的、受益大众的地方。而关于自媒体平台的整治,是一个需要持续规划与监督的长期多方努力工作。出现于人,造福于人,我们应把握好流量的边界感,才能提升今后上网的幸福感。(黑龙江大学 吴珏凌)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