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布局绿色变革,激活快递行业新动能

2025年03月14日11:03

来源:大河网

在3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一项聚焦快递行业的重要决策引发广泛关注。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旨在推动快递包装朝着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向发展。这一决策犹如一阵劲风,将在快递行业掀起一场深刻变革,对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快递业的蓬勃发展与环境隐忧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快递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惊人的1745亿件,同比增长21%;业务收入也突破1.4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如今,快递服务已如同毛细血管般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支撑着网络零售的繁荣,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以及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快递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快递包装过度依赖一次性材料,塑料泡沫箱、大量塑封胶带的使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产生了海量难以降解的包装垃圾。据中国包装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持续增长,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也逐年攀升。以2023年为例,快递包装所消耗的瓦楞纸箱原纸高达4600余万吨,塑料薄膜超过160万吨。这些包装垃圾不仅给垃圾处置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一道难题。

全链条治理:精准破题的关键之举

国常会提出的快递全链条治理思路,精准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坚持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就是要打破快递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壁垒,构建一个紧密协作的绿色生态体系。

快递企业作为直接接触包装的主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优化包装流程,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包装模式,积极选用环保材料,已成为快递企业的当务之急。一些行业领先企业已经率先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例如,顺丰推出的“丰 BOX”循环包装箱,在电子产品配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在初期投入较大,但从长期来看,不仅降低了包装成本,还因其绿色环保的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上游生产企业则应加大在环保包装材料研发方面的投入,从源头上减少过度包装。目前,一些生物降解材料企业正致力于研发可替代传统塑料的环保包装材料,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将为快递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商家也需要在包装设计上精心考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层数,积极推广可降解、可循环的包装材料,为商品穿上绿色的“外衣”。而作为终端的消费者,也应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包装回收的行动中来,以点滴行动汇聚成绿色消费的强大力量。

政策支持:推动绿色转型的有力保障

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快递全链条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综合性的支持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包装、回收、清洗、调拨等环节的运营成本,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绿色转型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对快递包装全流程的统计分析、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为绿色治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制度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可以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对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给予资金支持,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和资金瓶颈,加速绿色技术的落地应用。

国常会推进快递全链条治理,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减轻环境负担,还将重塑快递行业的发展格局,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推动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既是快递行业实现自我革新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社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生动实践。随着各项治理举措的稳步推进,快递业必将在高效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重要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韩盼锋)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