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构建“增收有‘真金’,消费有信心”的良性循环

2025年03月17日16:09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完善支持政策。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中办、国办就及时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犹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方案既非简单的刺激政策堆砌,也不是零敲碎打的权宜之计,而是构建起以“增收—提质—优环境”为支柱的系统工程。在复杂且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贯彻实施该方案,需要以全局视野把握消费作为经济循环枢纽的关键作用,用系统思维织就提振消费的立体图景。

构建“能消费”的基础网络,需在收入分配改革中下真功。 当前,国内居民消费率仅为3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不足是重要掣肘。要打破“不敢消费”的桎梏,既要通过税收调节、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等举措优化初次分配,更要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二次分配机制。如浙江实施的“扩中提低”改革,通过产业工人薪酬倍增计划、新市民安居工程等组合拳,使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提升至45%,这种系统化增收方案值得借鉴。

培育“愿消费”的供给生态,要在供需适配升级中出新招。 当前消费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一边是传统商品过剩,另一边是健康养老、数字消费等新需求得不到满足。如广东佛山陶瓷产业带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C2M定制,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库存周转率提升40%;又如上海“五五购物节”融合元宇宙技术,努力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带动线上线下消费超500亿元……这些创新实践证明,只有让供给体系与消费升级同频共振,才能释放消费潜力。

筑牢“敢消费”的信任基石,需在治理能力提升中见实效。 消费环境如同空气,虽无形却至关重要。如海南自贸港建立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将企业信用与市场选择直接挂钩;又如北京推行的“接诉即办”机制,实现消费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2%……所有这些制度创新,构建起“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当消费者不再为“套路贷”“大数据杀熟”困扰,消费意愿自然水涨船高。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起点与归宿,更是社会民生的“晴雨表”。贯彻落实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需要各地彻底摒弃“头疼医头”的碎片化思维,构建起“增收有保障、供给有质量、消费有信心”的良性循环。试想,当14亿人的消费潜能被充分释放,不仅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将书写共同富裕的生动篇章。这既是对治理智慧的重大考验,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波)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