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筑牢农资“安全网”,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5年03月21日13:31

来源:大河网

3月19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5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春耕春播,农资先行。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部署2025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不仅彰显了国家对粮食安全底线和农民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更释放出强农惠农富农的强烈信号,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河南周口假种子案,到辽宁铁岭伪劣复合肥案,再到山东潍坊假农药案,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忽悠团”下乡、虚假试验、网络售假等方式流窜作案,利用农民信息不等称牟利,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农业生产,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让农民选好种、用好肥、打好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势在必行。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打击假劣农资,要攥指成拳,方能一击破敌。首先,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其次,完善跨区域农资执法协同机制,严厉打击跨区域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畅通监管的渠道,建立社会公众尤其是农业生产者在农资打假中的参与机制;再次,强化农资监督抽查力度,将抽查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对县、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产品的抽查;最后,高扬处罚的利剑,加大违法惩处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违法成本,让假劣农资成为“过街老鼠”,才能真正维护好农民权益,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

稳农资才能稳农业。打击假劣农资既要整治农资市场制假售假乱象,又要增强农民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更需相关部门强化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科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农民辨假力。同时,加大农技指导的力度,帮助农民正确使用好农资,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才能守护好农民群众“粮袋子”。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筑牢农资“安全网”,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鸣镝)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