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丨追求政绩切莫“买椟还珠”

2025年03月21日16:13

来源:大河网

 政绩考核本是推动发展的指挥棒,然而,却在一些地方异化为形式主义的助推器。当下,部分官员将政绩等同于华而不实的“数据盆景”,将民生工程简化为急功近利的“速成项目”,这种重“显绩”轻“潜绩”、重“包装”轻“内涵”的倾向,恰似古语“买椟还珠”的现代演绎——精心雕琢政策的外包装,却将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弃如敝屣,这种舍本逐末的政绩观不仅透支公共资源,更侵蚀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根基。

扭曲政绩观的背后,折射出价值坐标的偏移与制度设计的短板,个别干部将“上级满意”凌驾于“群众满意”之上,把任期内的数字增长看得比长远发展更重要,在“短平快”的政绩冲动中,教育资源均衡化、基础医疗普惠化等需求久久为功的实事被束之高阁。更深层次看,现行考核体系中对量化指标的过度依赖、对显性工程的特别青睐,客观上形成了“唯数据论英雄”的导向,使得那些真正关乎群众冷暖的“隐性政绩”难以进入考核视野。

匡正政绩观偏差,需要从价值重塑和制度重构双向发力。首要任务是确立“以民生实效论成败”的评价标准,将民生指标、民生实事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考核维度,建立全周期考核机制,对重大民生工程实行“建设期+成效期”双重评估,避免“竣工即政绩”的短视思维。根本保障在于完善监督问责体系,通过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等手段形成倒逼机制,让那些“造盆景”“刷数据”的形式主义无所遁形,切实将政绩考核的标尺牢牢钉在为民造福的基石上,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政绩泡沫。(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伏月鸣/文  陈志/图)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