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鲁豫有约”,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2025年03月24日12:16

来源:大河网

嵩泰两岳雄,豫鲁一家亲。同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大省,河南和山东的联系日益密切。近年来,豫鲁不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陆海牵手”,经济协作愈发紧密,从“好邻居”到“一家亲”越来越具象化。产业协作、科技创新、文旅协同……多个领域“抱团”发展,携手“出圈”,未来可期。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豫鲁两省携手共进,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从“好邻居” 逐渐变为 “一家亲”,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交通为纽带和桥梁,鲁豫交通协作发展。交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官”。一直以来,豫鲁两省都在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济郑高铁的全线贯通,让相邻城市之间“1.5 小时生活圈” 成为现实,两省“串门”频次加快。新图开行的青岛北至郑州东 G2097、G2098/9 次跨省环线列车,标志着山东和河南步入高铁 “圈时代”。这条环线高铁列车依托日兰高铁、济郑高铁与两省省内高铁网络构成的高铁环线,覆盖人口达9800 万人,辐射A级以上景区870个。在航运方面,山东沿海港口是河南重要的出海口,“郑州 — 青岛”“新乡 — 青岛” 等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将河南的货物通过铁路运至山东港口,再装船运往世界各地。此外,两省还合力推进高速公路、跨黄河通道、国际航空枢纽等建设。交通的不断完善,为豫鲁两省的协同发展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豫鲁产业协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是农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产业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山东则是经济强省,工业发达,在海洋经济、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优势明显。两省产业互补性强,通过加强协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在化工产业领域,莘县盐矿资源丰富,带动了一大批盐化工企业,而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也带动起鲁豫边界多个化工产业园区,两地企业往来密切,互有投资。莘县、范县、濮阳县正依托各自的化工产业园,按照“一区多园”合作模式,探索打造鲁豫省际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区,推动产业链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产业共促。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豫鲁两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展开了积极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两省积极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浪潮集团作为中国最早的IT 品牌之一,不仅在山东济南拥有总部和先进的研发中心,在河南也积极布局,其河南公司为郑东新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助力河南数字强省建设,还把河南的一些先进经验在其他省市进行复制推广,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两省还计划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文旅协同让豫鲁两省的合作更具活力。“老家河南” 遇上 “好客山东”,一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个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2024年,河南和山东两省文旅部门签订了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两亿人 “说走就走” 的旅游圈正式开启。游客可以上午在河南少林寺感受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午就到山东泰山领略“五岳独尊”的雄伟壮丽;可以在河南开封品尝特色美食,在山东青岛享受海鲜盛宴。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宣传推广等方式,豫鲁两省共同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从好邻居到一家亲,豫鲁两省的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豫鲁两省将继续携手共进,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文旅为特色,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豫鲁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新时代发展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雄)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