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外卖骑士的工作。12个小时,他只完成5单送餐,赚了41元,最后累瘫在路边感慨,这钱太不好挣了。
时隔4年,苏州市相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张亥秋,体验了两周的外卖骑手生活,写下了4000多字的心得体会,他同样感慨:骑手工作比想象中辛苦,高峰期甚至上厕所都要规划时间。
《甄嬛传》中,甄嬛长街被跪打后曾说:身上有多痛就知道心里有多痛。借用该台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只有亲自体验外卖小哥身体的累,才知道他们生活的“心”苦!
“下午两点零八分,看到一位小哥刚送了一单满头大汗从商务楼跑出来,他从右边口袋掏出一个菜夹馍,坐在电动车上开始大口吃。我看了一下表,他花了1分47秒吃完了这份不确定是早餐还是午餐的饭,然后快速消失在了街边。”这是一位网友记录下来的一个街头瞬间。外卖小哥花20多分钟为我们送上一份餐,而他自己只用1分47秒“将就”一顿。
有一次,他接了一单送寿司的订单。由于没有将寿司放在踏板上,而是放在了尾箱里,在过减速带时寿司被颠坏了。客户投诉后,平台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要么他自己买下寿司,要么赔偿30元。“这一单配送费18元,我倒贴了12元。”他无奈地说,“接到投诉电话时,我很委屈,也很担心。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无法理解有的骑手为什么会突然情绪崩溃。”这,是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的工作人员郑文星花了2个月时间“卧底”送外卖遇到的一件事。
身体疲惫,心灵受伤,这是很多外卖小哥的真实写照。
感谢王林,感谢张亥秋,感谢郑文星,若非这些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处长、副局长的他们亲身体验,我们还想当然地认为:外卖员总是骑着酷炫的电动车,风驰电掣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轻松就能把美食送到顾客手中,顺带还能欣赏城市风景,多惬意啊!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说: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网民赞扬王林、张亥秋、郑文星们,我们感谢王林、张亥秋、郑文星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对外卖小哥,对滴滴司机,对环卫工人,对小区保安,对前台客服,等等特殊群体,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让我们对这些群体的劳动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更是因为,通过他们的讲述,他们的记录,他们的呼吁,能让政策制定者、决策者,更真实、真切地了解民生难题,从而让政策、制度更接地气和民心。
让人欣慰的是,就在这个月,2025年3月,对张亥秋4000字的“外卖日记”梳理、总结成的《提升暖蜂驿站服务效能,打造“奔跑者”温馨港湾——“沉浸式跑一次”调研报告》,有关方面已推动驿站向商圈临街区域迁移,并在地图标注换电柜位置(外卖小哥有换电需求);此外,针对骑手职业培训需求,计划开设互联网营销、物流管理等课程,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帮助他们从心理上缓解工作焦虑……(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