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演员徐娇劝阻二手烟事件后,在杭州一家烧烤小店又再度发生类似事件。一女子在店内就餐时闻到烟味,主动劝阻无效,反被几位吸烟男子“教育”,虽说最后该女子根据相关条例指明了这几位吸烟男子的错误,但“苍蝇小馆”该不该禁烟还是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现如今,餐饮行业愈发火爆,在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的同时,对于就餐环境的要求反而越来越接地气。“苍蝇小馆”类似于路边摊,就餐环境跟商场的饭店根本没有可比性,但随着更多的人选择这样有“烟火气”的店,这种小店的管理也越来越困难。
有一部分顾客选择“苍蝇小店”是为了能够更随意,可以吸烟、喝酒、高谈阔论,但这样的行为也给另一部分顾客带来了困扰。“苍蝇小店”虽好比路边摊,但它终归是室内场所,加之店内面积小,烟味弥漫属实让人窒息。碍于部分顾客的需求,几乎大部分“苍蝇小馆”都没有禁烟的要求,这才加剧了食客与食客之间的矛盾。
那么,“苍蝇小馆”究竟该不该禁烟呢?很多人认为禁烟是很有必要的,但还有人认为之所以选择没有“环境”可言的小饭馆就是为了方便抽烟,允许抽烟甚至成了有些小饭店保持客流量的方式,禁烟对于它们来说可能意味着倒闭。对于一些烟民来说,来这样的小馆吃烧烤喝啤酒,不抽烟等于“没有灵魂”。
事实上,根据我国自2025年1月20日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来说,饭馆等场所不再被视为应禁烟的室内公共场所,在这些地方随意抽烟无法再受到管控。虽说此事件的所在地杭州,有明确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要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但“禁烟之争”仍无法得到妥善地解决。
据研究显示,吸烟者在抽烟的过程中,大概只有10%以下的有害物质被吸入肺中,剩余的都被排放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只能被迫吸入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二手烟。在笔者看来,“苍蝇小馆”的环境就算再差,它本质上仍然是吃饭的地方,不应该为了满足一部分烟民的需求而有损其他食客的身体健康。
为了留住更多顾客,此类小店有条件的可以设室外抽烟区,既能满足抽烟顾客的需求,又不会“赶走”其他顾客。同时,国家也需要制定更明确、合理的条例,为餐饮行业的管理提供支持,保障更多顾客的权益。另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确保制度落实,有效执行,应及时劝阻、惩戒不良行为。
杭州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条例的发布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执行过程也存在很多困难,怎样更好地执行,或是修改更合理的管理办法仍需多方努力。对于禁烟的管理不只是饭馆需要注意,所有室内行业都需要响应,让更多人能够有权对二手烟说不!(郑州大学 赵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