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青年夜校上新,书写“青春不打烊”

2025年03月25日16:58

来源:大河网

近日,全国各地纷纷正式开启青年夜校“第二学年”。在宁波,各县(市区)积极盘活辖区资源,在问需于青年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将课程迭代升级,使之更加多元化,旨在精准匹配青年成长需求,推动个人提升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极具特色的课程内容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参与,大家纷纷舍“夜宵”而趋“夜校”,掀起了学习热潮。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作“活到老,学到老。”即使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学习依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只有持续地、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个人技能和专业素养,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不至于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同样也只有持续地、不断地学习,才能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自己的底气,在处理问题、应对变化时显得更加从容淡定、游刃有余。作为入选“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的青年夜校,无疑是人们走向社会之后再学习的一个绝佳范本。打从出生之日起,它就被比作成人版的“少年宫”、青春版的“老年大学”,它是年轻人的“能量补充站”,也是“青春不打烊”的具象化体现。

从刚推出时适用于大多数人具有普适性、大众性的1.0版本到如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2.0版本,青年夜校的升级演进体现了宁波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及不遗余力为青年造桥铺路谋福利的“为民”底色。这是幸福宁波的题中之义,也是文明宁波的生动注脚。

事实上,宁波的青年夜校之所以深受欢迎,其秘密就在于无论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的方式都不是竹筒倒豆腐似的单向灌输,不管你要或者不要,一股脑儿地硬塞给你,而是从青年人对于职场、社交、生活美学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入手,问需于青年,进而形成“青年点单、政府制单、夜校接单”的定制化服务模式。而且它所秉持的也不是“你爱来不来”的态度,而是选择青年人群集聚场所,主动送课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努力“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尽显诚恳与务实。而这,恰恰正是宁波的城市底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座城市对于市民的爱又何尝例外?开设青年夜校,给青年人充电、成长,为满足个人精神文化需求搭建桥梁,用意有二:一方面,希望青年人将短期的学习行为转化为长久的归属感,更好地融入城市、扎根城市;另一方面,希望为城市长远发展发掘、培养、储备更多高素质、多元的青年人才。

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夜校的“上新热潮”,本质上是一场城市和青年的双向赋能。它不仅是终身教育体系的补位,更以多元课程和社群文化重塑了城市“新夜态”的内涵,为“学习型社会”的打造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板。(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潘玉毅)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