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科学引导让清明节平安有序文明

2025年03月27日11:14

来源:大河网

  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也是检验祭扫服务保障水平、宣传殡葬改革和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关键时点。未雨绸缪,有关部门提前发布《通知》,指导各地殡葬服务机构提前准备,优化服务保障,防范风险隐患,非常及时,而且必要。

  便民服务让祭扫更有“温度”。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祀的习俗由来已久。文明社会,清明祭扫应该坚持便民原则,优化服务保障,多些便民服务。殡葬服务机构要从扫墓群众的角度出发,通过热线电话、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回应群众咨询留言;要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等,想方设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要设置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多措并举,努力提高祭扫服务质量和人性化水平,用心用情用力拧紧清明消防“安全阀”。

  倡导文明祭扫应该入情入理。文明习惯的养成在于培养,文明风尚的形成来源于倡导和引导。近年来,各地清明节前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倡议变为行动,需要做入心入脑的宣传。让人们懂得:绿色扫墓映衬“清洁明净”的追思本色。同时做好引导工作,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减少烧纸钱、点香烛等传统习俗,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德法并举共同构建文明秩序。尽管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鲜花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故人,但至今仍有一些人习惯于焚香、烧纸、点烛,不少地方曾发生过因祭扫引发火灾的案例,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而且危害社会安全。一些地方以此为戒,习惯于在清明节前发布禁令,试图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应该说,这种愿望是好的,但禁令不是最佳选择。一来,过失引起火灾,我国消防法有相关规定,违者可以依法惩处。二来,如果以重复法律法规发布禁令,纯属多余。倘若超越法律法规另行制定禁令,又涉嫌行政违法。即便营造舆论氛围,也应该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上策。

  多方协作过一个平安清明节。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积极争做新时代文明践行者,时时处处守住道德底线、不踩法律红线,只有每个人自身防护意识增强了,才能既保障自身安全,又为整体平安尽一份力。对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的责任,及早做出科学安排,做好扫墓祭祀的科学预案,让各个环节都运转起来,发挥监管作用,形成有效的安全保护网,让清明节过得清洁、明净、有序、平安,让清明祭扫文明之花在神州大地上竞相绽放。(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