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落花缓扫”,凸显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2025年03月28日11:14

来源:大河网

遍地落花浑不扫,且留芳菲长驻园。这个春天,安徽马鞍山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几大公园景区开启“落花缓扫”模式,为市民和游客留住这份“春日限定”。消息一出,点赞不断。

在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对落花“手下留情”,实施一些特定区域“落花缓扫”,开启尽显自然之美的“落花景观”模式,为市民和游客保留遍地彩色,增强了城市的人文景观气息,保留了城市的现代生活诗意,也彰显城市治理观念的转变。

生活中不乏诗意,更不缺少美景。管理方能够对于落花景观有所关注,采纳群众的意见,反映了一种尊重与包容的态度。管理之尊重即温情之所在,温情之所存就意味着诗意之所出。翩翩落花,染了春色,更醉了人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色之美可以美在落花之景,也美在人心之善,二者相得益彰,才能使春天更加姹紫嫣红。

一项落花缓扫政策,让落花不再是垃圾,而成为市民春日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这让城市生活更有诗情画意。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和花木色彩变化情况,在部分路段实行“一街一策”精细化环卫管理,缓扫、缓运各种落花,让市民真正能“迈步在画卷之上,行走在风景之中”。另一方面,让生态文明与全域文旅有了创新表达。筑景成势、营城聚人,落花缓扫不仅体现着城市治理思路的转变,更让生态与文旅在“盛世美颜”的花落大道有了生动的见证。

当然,如果落花一直不扫,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晴天落花变干,容易成为火灾隐患;雨天落花腐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何在落花缓扫与城市治理之间寻求平衡,就对城市管理精准施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不扫”并非“不管”,若遇到影响保洁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落花仍将被及时普扫。

“落花缓扫”模式,是一次城市温情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鸣。满地的落花,是季节该有的模样。“落花缓扫”,其实倡导的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体现了城市治理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为民情怀。(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君)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