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某社区迎来一场特殊而温暖的会面。来自湖北武汉蔡甸区索河街道梅池村的村民李建平,携妻子乐小红,跨越千里之遥,将已故弟弟李国平留下的两套房产及存款,郑重交到从未谋面的侄女手中。这场历时23年的亲情接力,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3年的漫长时光,潺潺流水,冲不淡这份浓郁的亲情。侄女在这份迟来的关爱中,深刻感悟到“亲情至上”的真谛。这个圆满的结局,描绘出的是时代的真情美景。千里寻觅23年未曾谋面的侄女,只为送上房产与存款,这是一场震撼人心、跨越时空的亲情担当,令人肃然起敬,令人动容。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李国平的人生之路,布满了风雨坎坷。2024年4月21日,命运的车轮无情地驶过,他因病不幸与世长辞。早年,他在蔡甸城区购置的房子,历经拆迁置换,摇身一变,成为一套面积140平方米的商品房。然而,自李国平与前妻离婚后,长达23年的中断联系,让家族内部泛起了波澜。部分人提议,将房产转至哥哥李建平子女名下。但李建平却斩钉截铁地反对:“弟弟的子女绝不能被遗忘,一定要找到侄女,把弟弟的两处房子和存款交到她手中。”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妻子乐小红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哥哥的坚定如磐,嫂子的支持似海,他们以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亲情至上的高尚情怀,展现出对逝者的庄严担当。
这一温暖行动,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阳光,照进了侄女孤独的世界,让她真切感受到亲情的融融暖意;这一行动,也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收养人情感的涟漪,姨母不禁哽咽着说:“孩子只知道父亲在武汉,这些年根本不知道父亲已经离去,更想不到还留了两处房产和存款。”这一行动,同样深深触动了我,因为这对大哥大嫂做到了常人难以企及之事,他们不为利益的诱惑所动,心中唯有亲情至上的信念熠熠生辉。相信这个故事,必然如春风化雨,感动每一个听闻者。这场跨越时空的亲情担当,搭建起一座绚丽夺目的亲情彩虹,托举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让时代的亲情光芒璀璨闪耀。
李建平叮嘱侄女,暑假期间回武汉办理相关房产继承手续。他满含关爱地说:“这是你父亲辛苦打拼的证明,也是我们的心意。”短短数语,不仅是对侄女最温暖的教育,是对弟弟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更是对人生担当最有力的诠释。人生在世,担当为魂,而对亲情的担当则是根基所在。唯有能够为亲情担当,方能为社会担当,为时代担当,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平凡生活的舞台上,往往演绎着不凡的亲情故事;日常琐碎的小事中,常常诠释着人间至深的大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李雨桐作为直系亲属依法享有继承权。但李建平千里寻亲、主动履行承诺的行为,无疑更加难能可贵。李建平夫妻用他们质朴而坚定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信义”二字的深刻内涵。这个“信”,是用无数辛苦付出筑牢的基石;这个“义”,是用深沉醇厚的亲情精心雕塑而成。倘若人人皆以“信义”为灵魂,勇扛担当之责,那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必将如满园春色,处处温馨绽放。(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