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某涉密单位长期将办公楼物业管理外包,未对物业公司进行保密监管。保洁员段某因个人私欲,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在工作期间盗取、偷拍国家秘密,造成重大失泄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在大众的固有印象中,泄密者往往是那些身处核心岗位、直接接触机密信息的重要人物。因此,当泄密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这些关键职位。然而,这起事件却打破了常规认知:一名看似平凡无奇的保洁员,竟成了国家秘密的泄露者。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国家安全的防线,原来这道防线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脆弱,任何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岗位,都可能成为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缺口。
这起事件也凸显了部分人员国家安全意识的淡薄。段某作为一名保洁员,可能因为知识水平不高,国家意识不强等因素,并不清楚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但这种无知并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涉密单位将物业管理外包本身无可厚非,但管理外包并不意味着责任的外包。涉密单位在与外包公司合作时,必须明确双方的保密责任,加强对外包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然而,该单位却未能做到这一点,导致保密防线被轻易突破,保密管理存在巨大疏漏。作为涉密单位,本应肩负起守护国家秘密的重任,却因管理不善,让一名保洁员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帮凶,这种行为实属不该。从核心机密的保管到日常信息的流转,从内部人员的保密意识到外包人员的管理监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漏洞,不仅可能导致国家机密泄露,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国家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新时代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随着形势的不断演变以及科技的飞速进步,信息安全已然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这起保洁员泄密事件,虽然只是众多安全问题中的一个案例,但它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因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忽视安全问题,也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利益。我们应该增强自身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主动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国家安全。涉密单位要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加强对单位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保密职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涉密业务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密审查和资质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保密管理能力。社会应广泛开展保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公众认清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
国家安全的防线需要我们共同筑牢,国家安全的警钟需要我们时刻长鸣。无论岗位高低,人人皆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唯有心怀敬畏,从细微处筑牢防线,方能守护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让和平与发展的旋律永远奏响。(郑州大学 李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