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千里寻亲彰显“信义”二字重千钧

2025年03月31日17:18

来源:大河网

近日,在河南郑州某社区上演了一场特殊的会面。来自湖北武汉蔡甸区索河街道梅池村的村民李建平带着妻子乐小红跨越千里,将已故弟弟李国平留下的两套房产及存款交到从未谋面的侄女手中。这场历经23年的亲情接力终于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这场历经23年的亲情接力,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遗产交接,更是对 “信义” 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侄女作为直系亲属,依法享有对其父亲遗产的继承权。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规定,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实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的规定有时只是一种底线,真正能让社会充满温情与美好的,是人们内心深处对道德准则的坚守,是像李建平夫妻这样主动践行信义的行为。

李建平的弟弟李国平早年在郑州打拼,组建家庭后又经历了离婚,与女儿李雨桐失去联系长达23年。此后,李国平回到武汉发展,购置房产。当他因病离世后,面对这笔遗产,李建平完全可以选择沉默,甚至按照家族中部分人的提议,将房产转到自己子女名下。毕竟,侄女李雨桐多年来与父亲和家族失去联系,似乎被遗忘在了这个世界的角落。但李建平没有这样做,他心中的信义之光从未熄灭。

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精神基因。“人无信不立”,早在千百年前,古人就深刻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信,是一种承诺,是对他人的尊重与负责;义,是一种道义,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李建平夫妻明白,弟弟的遗产属于他的亲生女儿,哪怕多年未曾联系,这份血脉亲情与法律赋予的权利也不容被忽视。他们不顾路途遥远,四处打听侄女的下落,在警方和社区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寻亲之旅。

从个人层面来看,李建平夫妻的行为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没有被利益蒙蔽双眼,没有将遗产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在面对家族中不同声音时,他们坚定地站在了正义的一边。这种坚守,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在金钱与道德面前,道德的分量更重;在个人利益与他人权益面前,他人权益应得到尊重与维护。他们的行为,为自己的子女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从社会层面而言,这一事件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人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诚信缺失、道义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李建平夫妻的千里寻亲之举,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人们重新审视信义的价值。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道德的力量永远不可忽视。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有助于营造诚实守信、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温暖。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还应该看到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法律为我们的社会秩序提供了保障,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但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无法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无法完全约束人们的内心。而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量,能够填补法律的空白,让人们在法律之外,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李建平夫妻的行为,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超越了法律的要求,是道德引领下的高尚之举。

千里寻亲,盖因“信义”二字重千金。李建平夫妻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信义之歌。人间自有真情在,信义无价更珍贵。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坚守道德底线,践行信义美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愿这束信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心灵。 (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阳)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