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甲板同时清空,向苍穹发出穿越时空的呼唤:81192,甲板已清空,可以降落,请立即返航!二十四载寒来暑往,那个用生命丈量领空的英雄,早已化作守护这片蔚蓝的不朽星辰。
南海之上,精神丰碑永不沉没。
2001年4月1日的南海苍穹,王伟以33岁的热血完成了一场壮烈的拦截。当美机违反规则撞向战机的瞬间,他选择用身躯筑起最后一道防线,跳伞坠海的刹那,留给世界的背影是中国军人最庄严的誓言。从此,编号81192不再只是战机的代号,而成为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坐标。
今天的南海已非昨日,辽宁舰劈波斩浪,山东舰犁开浪花,福建舰蓄势待发。三艘航母组成的钢铁长城,正是对英雄精神最震撼的回应,当舰载机呼啸着从甲板上腾空而起,我们仿佛看见王伟烈士的英灵正驾机护航,那未曾完成的巡航,终将由后来者续写新的篇章。
山河无恙,英雄血脉代代赓续。
杭州安贤陵园的春雨,总在清明时节带着梨花的芬芳,王伟雕像前的战机模型与航母舰徽,诉说着军民对英雄的深切怀念。这不是简单的祭奠,而是一个民族对精神血脉的虔诚守护,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上甘岭的焦土,从南疆丛林的潜伏到维和战场的坚守,千万烈士的忠魂凝结成不灭的星火,照亮着复兴的征程。
在烟台莱阳的红土崖,退役军人张术河用三十多年光阴浇灌烈士陵园,将荒草坡变成四季花海;在沂蒙老区的曹庄镇朱村,七十年如一日的“头锅饺子祭英烈”习俗,让红色基因化作最朴实的家风传承。这些看似平凡的仪式,正是英雄精神穿透历史尘埃的生命力见证。
信仰如炬,照亮复兴壮阔航程。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天地英雄气,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决绝,是雨花台烈士的坚贞,更是无数无名墓碑上凝结的信仰之光。每一座烈士纪念碑都是精神高原,每一方无名烈士墓都是信仰丰碑,它们无声诉说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从三艘航母编队的实战化演练,到空间站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号角,到科技攻关前沿的突破,无数后来者正在续写英雄辈出的新时代史诗。当年轻官兵在王伟烈士牺牲海域上空宣誓“国防重任在我肩”,当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攻关“卡脖子”技术,英雄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化作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清明追思,更是笃行致远的新程,在英雄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我们既要深植“根”的认同,更要扛起“魂”的担当。当春风拂过南海的波涛,当战鹰掠过航母的甲板,我们仿佛听见王伟与无数英烈在天际的对话,他们守护的领空已化作星辰大海,他们憧憬的盛世正在我们手中铺展。让我们以英雄精神为帆,在时代浪潮中续写新的传奇,让信仰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
清明雨落,忠魂永驻;山河为证,精神长存。(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