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雨洗涤尘埃,万物焕然一新。这既是祭扫先人、缅怀逝者的日子,也是沉静内心、思索人生价值的时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清明不仅承载着无尽思念,也蕴含着廉洁清正之风的传承。
AI图片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之日,人们纷纷前往祖坟墓地,寄托哀思。在这追本溯源的时刻,为官从政者也应检视自身,“祭扫”心灵的尘埃。古有于谦,一生两袖清风,刚正不阿。在他巡抚河南、山西回京时,有人劝他带些当地特产送与朝中权贵,他却甩了甩衣袖,笑道:“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其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如一座巍峨丰碑,为后世敬仰。在清明的纷纷细雨中,党员干部当以于谦等清官为楷模,清扫内心杂念,守得住“清正”,政治生态的“晴空万里”方能可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桃李绽放,尽显生机,而荒冢野墓却透着凄凉。这鲜明的对比,恰似为官者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局。坚守廉洁者,如春日桃李,广受喜爱;而贪污腐败者,终如荒冢,遭人唾弃。春秋时期的子罕,以不贪为宝。有人献美玉于他,他却坚辞不受,“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种坚守底线的风范,正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从政操守。面对诱惑,守住气节;面对压力,坚持原则。只有以清明为志,让廉洁的信念如春雨般润泽心田,新的清朗风气才会常伴人生旅途。
清明是仲春与暮春之交,象征着新旧交替、万象更新。“廉者,政之本也。”为官者应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秉持廉洁奉公之心,积极作为。郑燮任职期间,关心百姓疾苦,不畏权贵,坚决抵制腐败之风,用自己的行动为老百姓谋福祉。清明时节,党员干部更要牢记使命,关心民众的利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廉洁内涵,为社会带来如春风般的温暖与希望。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秉持坚定信念与高尚操守,砥砺奋进、笃行不怠,方可营造风清气正之良好局面。于人生漫途,我们应时刻高悬廉洁明镜,常思贪欲之害,恪守清正底线。让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处角落,以清明廉政之举,绘就社会发展之蓬勃画卷。(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