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第42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的餐饮、旅游等消费迎来高峰。为提升保障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权益,确保来洛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网络订餐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并就规范互联网外卖平台广告宣传有关事项发出提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约五成。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公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降低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个别外卖平台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松散的问题。譬如,某些以品质堂食为宣传卖点的商家,实际上仅提供外卖服务,而没有任何堂食接待能力。
客观真实地描述产品和服务,是外卖商家诚信经营的前提,这也理应成为外卖平台加强监督管理的重点内容。如果外卖平台只收费不管理,或者重收费轻管理,难免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明确提出,各外卖平台及平台内餐饮经营者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发布宣传内容应当真实、合法,坚持正确导向,杜绝任何形式的虚构商品用途、性能、质量、产地等信息的行为,不得故意从事隐瞒商品存在的问题或瑕疵的行为。
对于平台方而言,落实主体责任是产品质量的底线、企业发展的红线。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无论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是从生活常识,外卖平台都应严格审核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相关资质,确保其实名登记、证照真实,明确告知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以及违法违规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外卖平台只有扛牢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才能让品质外卖成为看得见的产品,而不是停留于轻飘飘的宣传。以诚信外卖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才能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