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广西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宝库资源优势,深挖林地生产潜力,持续做大群众增收的“聚宝盆”,推动林下经济“多点开花”。截至2024年,广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超过70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1388亿元。其中,脱贫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和产值均占全区一半以上。
广西这一成绩,生动地展现了广西在念好“山”字经,做好“绿”文章上的斐然成果,真正实现了从“绿山头”迈向“富口袋”。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袤的森林资源是其发展林下经济的坚实基础。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多样化的林下产业。一些地方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养殖,让家禽家畜在林间自由觅食、生长,产出的肉蛋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还有些地方在林下种植珍贵药材,充分利用林地的阴凉湿润环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这种对林下空间的巧妙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广西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凭借林下经济,村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里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道路更加平坦宽阔,水电供应更加稳定。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曾经沉寂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要念好“山”字经,让“绿山头”变成“金饭碗”,还需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林下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比如,利用无人机监测林下作物的生长情况,精准施肥、施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广西的林下产品种类丰富,但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下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广西的林下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此外,还应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销售,让广西的林下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广西的林下经济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持续创新,不断挖掘潜力,广西的林下经济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更多的八桂乡村美起来、富起来、旺起来,成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的典范。(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