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一列满载鲜花的列车从昆明驶向北京,这不仅是全国首趟花卉主题列车,更是一场铁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行为艺术”。当“赏花之旅·一路花香”的标语点亮车厢,铁路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了传递地域文化、激活消费体验的“移动IP”。这一创新背后,是文旅产业从“卖资源”到“卖体验”的升级,更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口号落地为感官现实的生动实践。
与传统旅游专列不同,花卉主题列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沉浸式场景再造”。它打破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定式,让旅途本身成为目的地。云南将“亚洲花都”的产业优势转化为车厢内的视觉、嗅觉、触觉体验——座椅套绣着山茶花纹样、餐车提供鲜花饼制作体验、乘务员佩戴非遗扎染胸针,甚至车窗成了动态“花廊”,实时投影沿线花田盛景。这种“五感营销”恰恰击中了当代游客对“仪式感”和“社交货币”的双重需求:乘客拍的不仅是花,更是在参与一场“云南生活方式”的展演。
让“流动花海”之旅载动“云南生活”,使“一路花香”飘得更远,还需在多个维度突破。要进一步提升列车的服务质量。花卉主题列车不仅要注重外观的装饰,更要注重服务的内涵。可以通过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比如,列车上可以设置花卉文化讲解员,为旅客介绍云南的花卉种类、种植历史和民俗文化;可以设置花卉手工制作体验区,让旅客亲手制作花卉工艺品,感受云南花卉文化的魅力。
要加强与地方文旅产业的联动。花卉主题列车的开行不能孤立存在,而要与地方的文旅产业形成联动效应。可以通过与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合作,推出“花卉主题列车+”的旅游产品套餐。比如,旅客乘坐花卉主题列车到达云南后,可以直接前往花卉景区参观,入住花卉主题酒店,参加花卉文化节庆活动。这种联动效应不仅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还可以带动地方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
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和推广。花卉主题列车作为全国首趟花卉主题列车,具有独特的品牌价值。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线下活动等方式,宣传花卉主题列车的独特魅力。同时,要注重品牌的长期建设,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让花卉主题列车成为云南文旅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花卉主题列车的开行,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真正的深度融合,不是把文化符号贴在车厢上,而是让每个齿轮都转动起地域经济的密码,每声汽笛都鸣响着不可复制的乡土故事,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