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本应是传递爱心、服务社会的暖心行动,是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然而,个别党员干部“作秀式”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让这场本应美好的公益行动变了味。活动现场,拍照成了主要任务,真正投入服务的时间却少之又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形式主义的行为,只会让群众对党员干部失去信心,让志愿服务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党员干部应当深刻反思,志愿服务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份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要从思想根源杜绝“作秀”动机,将志愿服务纳入常态化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党课,邀请扎根基层、长期投身志愿服务的模范分享经验;相关监管部门在开展监督工作时,不应局限于对活动照片、书面材料的表面审查,也要实地走访看群众反馈的真实度。同时,挖掘并宣传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典型案例,以榜样力量带动形成“实干为要”的服务氛围,让志愿服务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中提质增效,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