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河北省廊坊三河市城管部门要求,红底门头牌匾统一更换颜色。记者采访发现,在廊坊市及其下辖的三河市,多家蜜雪冰城门店都将原来标志性的红色招牌,更换成了绿色招牌。
中国招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政府以“美化市容,规范管理”为由,竟然对街道店铺招牌颜色做硬性要求,是对招牌文化的破坏,也是对美化市容的一种误解。不仅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更可能扼杀掉城市的活力。
城市街道店面门头牌匾设置整齐规范,与个性化、多元美并不矛盾,从国家到地区、城市都没有要求所有街道店面门头牌匾必须使用统一的材质、色彩、类型、尺寸、版式,做到“千店一面”“整街一面”。
加强管理不能陷入形式主义,不应把所有招牌字体都颜色一致、千篇一律,而是应在一个主基调下允许商家有个人审美的发挥;不应以某一部门、某一领导的意志和判断为标准,而是应充分尊重专业设计和专业审美。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招牌是商业竞争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商家需要通过形成有辨识度的招牌形象来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看到红底白字的招牌和“雪人”的标识,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蜜雪冰城;看到戴着围巾的企鹅,人们自然会想到腾讯……每当看见这些独具特色的招牌,人们就会联想起其代表的品牌。
事实上,近些年,统一制作招牌弄巧成拙的事可谓屡见不鲜。比如,一律的白字黑底“墓碑风格”、同样的字体与材质……这些千篇一律、同质化店铺招牌不仅毫无美感,备受公众质疑,也令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陷入尴尬境地,后续都进行了整改。
“招牌改色”,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强换商户招牌事件不能不了了之,直面质疑,回应质疑,给商户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是当务之急。4月11日,廊坊纪检委相关工作人员称“已前往三河展开调查”,期待此次调查能回应舆论关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