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中深刻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论述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河南,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原大地,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正以其深厚的文化根基,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璀璨华章。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心灵故乡,中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从古老的甲骨文,到影响深远的诸子思想;从雄伟壮丽的龙门石窟,到见证王朝兴衰的古城遗址;从闻名遐迩的少林武术,到韵味悠长的豫剧唱腔…… 河南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种类繁多,涵盖了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各个领域,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蕴藏着无尽的精神财富。
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的宝贵财富,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以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为载体,河南正精心设计历史文化研学旅行营地和精品研学课程,让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解码 “何以中国”。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黄河文明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的建成,以及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商丘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构建,不仅提升了河南文化的展示水平,更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窗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是河南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理念。河南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不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例如,河南博物院的“失传的宝物” H5互动游戏,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古老文物“活”起来,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在文化惠民方面,河南同样不遗余力。豫剧振兴工程的实施,打造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豫出彩・一起来”惠民文化活动,以及全省图书馆、文化馆联盟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河南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南出台相关方案,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推动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建设,打造现象级旅游演艺产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对外文化贸易共建体制机制,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推动全省文化出口贸易,让河南文化走向世界。
此外,河南还坚持以文塑旅,破立并重打造文旅融合河南样本。整合串联优质文旅资源,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景区提质升级行动,做强各类特色旅游,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通过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少林武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以及加强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不断扩大河南文旅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文化强国,书写中原璀璨华章。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河南立足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文化育人、文化惠民、文化兴业、文旅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着河南智慧和力量。未来,河南必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