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制造业“挑大梁” 推动经济阔步前行

2025年04月18日11:43

来源:大河网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加快0.9个百分点,呈现多方面亮点。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引擎,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2024年,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四成。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占全国销售比重达29.1%,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其中,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制造正用硬核实力托举经济大盘。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制造业全面逐质攀高。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竞争、科技创新、供应链韧性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我国制造业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围绕强化创新驱动,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而行,由“智”提质,加速推进转型升级。从“奋斗者”号潜入万米深海到量子计算机“九章”横空出世,从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到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国门,核心技术突破正在打开新质生产力闸门。“灯塔工厂”中国数量领跑全球,中国制造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图谱愈发清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和新一轮竞争主动权,铸就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视产品品质为生命,筑牢制造业竞争基石。品质是制造业的生命线,也是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任的根本。从传统制造到高端装备,从粗放生产到绿色转型,中国制造业正用一个个“世界第一”刷新全球认知。许多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把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到光伏产业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再到高铁网串联起200多个城市,中国制造不仅是“世界工厂”的金字招牌,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稳定器。事实证明,品质不仅是产品的外在表现,更是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的内在体现,靠品质支撑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以绿色理念促转型,引领制造业未来方向。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已势在必行。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助推更多制造业实现绿色化发展,构建起绿色增长新引擎。在云南昆明,云南石化炼油项目采用清洁的全加氢工艺路线,黑色石油发展出新变“绿”;在湖北孝感,某包装工厂采用水性油墨替代油性油墨,通过“光氧化催化系统”净化处理,平均每年可减少45%有机废气产排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绿色转型不仅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开了个好头,为决战决胜“十四五”鼓舞了士气,也为中国号巨轮应对风险挑战、栉风沐雨前行注入了坚实底气。展望未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给予政策、资金、技术多方面的扶持,破除前行路上的障碍和藩篱,我国制造业的“金名片”将越擦越亮,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走得稳”“跑得快”。(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