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委书记刘宁主持召开省委麦田管理视频调度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对当前小麦田间管理特别是抗旱浇灌和“一喷三防”工作进行调度。省长王凯作工作部署。会议强调,要不误农时、因地浇灌。充分发挥好各类水库、机井、引水工程等水利设施作用,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严密防范旱涝急转,坚决保证小麦水肥充足。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小麦,是这片土地上的金色希望,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当前,河南小麦陆续进入关键的生长阶段,4月19日召开的省委麦田管理视频调度会议,就小麦田间管理特别是抗旱浇灌和“一喷三防” 工作进行调度,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对确保小麦丰收意义重大。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目的,是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一措施对于河南小麦生产来说,犹如给小麦穿上了“防护服”、戴上了“安全帽”,为小麦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呵护。
从河南农业生产实际来看,落实 “一喷三防” 工作部署具有现实紧迫性。一方面,近期河南大部分地区连续一个月无有效降水,气温持续偏高、大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加快,部分麦田出现干旱情况。干旱不仅影响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还会降低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此时,通过“一喷三防”中的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旱性,补充养分,促进小麦生长。另一方面,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生长进入关键时期,也是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易发高发期。这些病虫害一旦暴发,将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落实“一喷三防”工作部署,也是河南从产粮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超过1300 亿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举足轻重。但要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不仅要保证粮食产量稳定,更要提升粮食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一喷三防”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加小麦的千粒重,提升小麦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大规模推广“一喷三防”,采用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作业,也有助于提升河南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为确保“一喷三防”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将小麦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 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依规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围绕农业生产问计于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保障防控措施和喷防作业落实到位。4月18日,省财政紧急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此前也已提前下达资金支持“一喷三防” 和赤霉病防控,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农业技术部门要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警,科学指导防控。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机和科学方法。同时,创新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广大农民朋友要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到“一喷三防”工作中来。增强科学种田意识,按照技术要求和指导,及时进行喷防作业。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小麦丰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落实“一喷三防”工作部署,夯实中原粮仓根基。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落实“一喷三防”工作部署,就是为中原粮仓的丰盈播下希望的种子。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河南的每一寸麦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书写河南贡献新篇章,让“中原粮仓”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