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我愿意跟他挨着”温暖一座城

2025年04月23日15:42

来源:大河网

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上一段视频引发热议。一名男子因邻座乘客衣服沾灰,便肆意谩骂,尽显傲慢与偏见。而此时,一名女乘客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说道:“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还轻声安抚被骂乘客。这一画面迅速传播,一句 “我愿意跟他挨着”,温暖了整座城市。

女乘客的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其中既有对他人遭遇不公时的共情与理解,体现出“他跟我没什么两样”的平等对待,又有面对恶言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与正义,彰显出“看不惯别人受欺负”的公德心。这种温情与力量,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有力守护,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名骂人男子,仅仅因为他人衣服上沾了些许灰尘,就恶语相向,其行为充满了歧视与偏见。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早已是文明共识与法律规范,怎能仅凭衣着就区分高低贵贱?说到底,这不过是其浅薄的“优越感” 在作祟,以一种傲慢的姿态,暴露了自身狭隘的认知与扭曲的价值观。

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为女乘客的勇敢点赞,对骂人男子的行为予以谴责。这充分表明,在大众心中,正义与平等的价值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对这类不文明、不公正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北京公交警方迅速对骂人男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更是大快人心。这不仅是对无端被骂乘客的有力撑腰,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公共秩序不容挑衅,文明底线不可践踏。任何试图破坏公序良俗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了让城市更加温暖、文明,还需从多个方面持续努力。要加强公共文明教育,让更多人明白尊重他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社区也可发挥积极作用,开展各类文明倡导活动,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理解,减少偏见与歧视。媒体和社交平台还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宣传类似正能量事件,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于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设置更多人性化设施,如在地铁站、公交站等场所设置专门的清洁区域,方便务工人员在乘车前简单清理衣物,减少因外表问题引发的矛盾等等,当然也还是有必要的。

打破偏见从“我愿意跟他挨着”开始。希望这样的正义之举能够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包容、和谐。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打破偏见,愿意为正义发声,为他人撑腰,这样的温暖与力量才能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传递,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