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2日,国际乒联更新2025年第17周世界排名。林诗栋王楚钦位列前二,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则凭借刚刚获得的世界乒联单打世界杯冠军,排名升至世界第三。
雨果夺冠的瞬间,使中国乒乓的“不败神话”轰然崩塌。这场被外媒定义为“历史性胜利”的比赛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早已习惯国乒大满贯,包揽奖牌的中国球迷们难以理解此次失败。是啊,作为国球的乒乓球,其意义早已超越运动本身。这种近乎偏执的胜利期望,源自昔日荣光,更关乎国家形象。国乒必须赢的观念早已深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子里。
但是,从来如此,便对吗?国乒丢冠,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此次丢冠,虽对国乒来讲是一次失败,但对乒乓球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来讲,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国际乒联早就因中国乒乓的长期垄断考虑是否取消奥运项目,甚至曾直言“中国太强不利于推广乒乓球”。而雨果连斩两名国乒大将后夺冠的英勇事迹,正是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传播的最佳宣传片。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拼搏与坚持的力量,还展示着外协选手的巨大潜力。
也正因为群雄并起、国乒的王者宝座受到威胁,中国乒乓不再是有恃无恐的独舞者,而变为了殚精竭虑的守擂者。近年来,国外球员能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大趋势。张本智和、雨果、莫雷加德、勒布伦兄弟进步飞快。在外国球员的“环伺”下,国乒队员只有更加努力,精进技术才能不被“狼群”赶超。正因为有这样激烈的良性竞争,中国国乒甚至整个乒乓球运动的生态环境才得以改善,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商业价值、话语权地位才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应该理解,乒乓球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的心态需要实现从“必须赢”到“享受战”的转变。体育运动本就是在你追我赶的交流中不断发展的,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有高峰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败。中国乒乓不必在意不败金身被打破,真正该重视的应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下次赢回来的气魄。胜负不过是竞技体育的表象,真正的桂冠永远属于那些永不言败、敢于打破传统的勇者。就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奖牌颜色,而在于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体育精神的真谛本就在交流中愈发璀璨。无论是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队,还是韩国短道名将安贤洙执教中国速滑队,这些跨越国界的碰撞让竞技场变成了文明对话的舞台。正因为有这样的交流,各国之间的实力得以实现此消彼长,使体育无需崇拜一家独大,而能向往百家争鸣。
失掉一个冠军,收获的却是整个运动的涅槃,中国乒乓从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未来的比赛中,我们反而希望更多的雨果们能出现在世界赛场,让整个乒乓球运动能够焕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黑龙江大学 乔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