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以“硬杠杠”管住“微权力”

2025年04月25日17:18

来源:大河网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万人。这一数据直指基层“微权力”异化顽疾,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当下,规范“微权力”运行刻不容缓。

村“两委”负责人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少数人却将权力私用,有的虚报冒领惠农资金,在集体“三资”管理中暗箱操作,更有甚者在民生救助中优亲厚友。这些“微腐败”单笔涉案金额虽小,却如芒刺在背,直接损害民生福祉,消解基层治理的公信力根基。

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微权力”套上了制度的笼子。新规秉持简明务实原则,以“严管+厚爱”构建基层治理逻辑。

新规首次设立“八禁止”负面清单,针对“三资”处置、征地补偿等腐败高发领域,将模糊的原则要求细化为“刚性追责”的纪律标尺。“不准变相占用集体资金”“不准截留补贴资金”等具体条款,让基层干部能够清晰辨识“行为禁区”,从源头斩断权力寻租链条。

新规在“严管”之中嵌入“厚爱”设计,对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露头即打,同时为改革创新者设置容错免责条款,对不可抗力等非故意或过失造成后果的予以豁免。这种“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既震慑“躺平式”庸政,又呵护“闯将型”作为,让基层干部在严守底线的同时敢闯敢试。

新规落地需多维发力。一方面,创新“乡土化”宣教,用短视频、漫画等俚语解读条文,将新规转化为田间“明白纸”,让干部入脑、群众入心,进而激活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强化“穿透式”警示,通过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展、公示违纪“代价清单”等方式,讲透纪律红线,让干部受警醒、群众易监督。

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廉则民心聚。以“硬杠杠”管住“微权力”,既是正风反腐的必然要求,更是厚植执政根基的长远之计。唯有让制度刚性、监督韧性、激励柔性共振,才能让农村基层干部既“干净干事”又“担当作为”,确保乡村振兴红利精准惠及群众,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罗鑫)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