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丨创新不是“翻新”

2025年04月25日17:19

来源:大河网

在基层工作中,创新被寄予破解难题、提升效能、造福群众的厚望。然而,一些干部却将“创新”异化为“作秀表演”,追求“短平快”的视觉冲击,热衷于换汤不换药的“包装”工程,沉迷于制造“一眼可见的政绩”,却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避而不谈,每次“落地”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基层治理陷入“年年创新,年年照旧”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懒政软骨病”的发作,既想在考核中“刷存在感”,又不愿沉下心解决实际问题,用看似新颖的形式掩盖工作缺陷,用表面的忙碌掩盖实质的不作为。

真正的基层创新,应是带着泥土味的实践探索。一方面,干部们当用脚步丈量民情,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指南针,既要摒弃“拿来主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深耕基层实践,拒绝用复制粘贴应付考核,更要主动锤炼“解剖麻雀”的真本领,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具体问题中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社区楼栋中寻找创新灵感,让创新真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应摒弃“重材料、轻实效”的考评标准,建立“群众打分、数据说话”的动态评估机制,对热衷“翻新”的干部,要敢于亮红灯、打板子。当创新不再是“面子工程”的遮羞布,而是“里子问题”的手术刀,回归“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本质,基层的土地上才能生长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改革之花,而不是永远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谭招弟/文 马颖婷/图)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